简单介绍

可以说一个网页的1/4是html,3/4是CSS。(先不提js)
html文件body中随便写点东西:

<h1>
    现在开始添加CSS样式
</h1>

在html文件的head中插入<style>元素,内容如下:

<style>
    h1{
        color: red;
        background-color: lightblue;
        text-align: center;
    }
</style>

则网页中可以看到,h1的内容红色,背景为浅蓝色,居中显示:

术语解释:
整个h1{ }的内容叫做一条CSS规则。CSS规则 = 选择器 + 声明块

选择器用来选中元素,设置样式适用的范围。比如这里写着h1就选中了h1元素,被选中的元素会被渲染为声明块声明的样式。

声明块出现在大括号中,包含CSS样式声明,也可以叫做属性。每一个属性表达某一方面的样式。 学习HTML时主要是学一个个元素,那么学CSS的时候就是学声明块里的一个个属性(样式规则)。


选择器

选择器的写法有很多,这里介绍3种最基本的:元素选择器、id选择器、类选择器

元素选择器

写什么元素就设置为什么元素的名字,上面的h1就是元素选择器。会选中所有的同名元素。
比如我们再加上

<p>
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. 
</p>
<style>
  p{
      color: blue;
  }
</style>

得到:

id选择器

在上述代码中再加上:

<style>
  #test {
    color: gold;
  }
</style>
<p id="test">
  id选择器示例
</p>

得到:

id是独一无二的,所以id选择器只能选中一个。通常js用的多。

类选择器

元素选择器范围太广,id选择器范围又太小,所以“中庸之道”类选择器被应用得最多。
在上述代码中再加上:

<style>
  .xxx{
      color:hotpink;
  }
</style>
<h2 class="xxx"> 
    类选择器示例
</h2>
<p class="xxx">
    类选择器示例
</p>

得到:

一个元素可以同时被划分到多个类中,所以也就可以同时应用多个CSS规则,如

<style>
  .big-center{
      font-size: 2em;
      text-align: center;
  }
</style>

2em表示将字符放大到标准字体的2倍。

插曲小tip
两种常用的命名方式:
①驼峰命名法,如bigCenter
②短横线命名法,如big-center
这里采用了短横线命名法。

<h2 class="xxx big-center"> 
    类选择器示例
</h2>
<p class="xxx big-center">
    类选择器示例
</p>

得到:


CSS代码书写位置

分3种情况:

1) 内部样式表

就是写在html文档里。一般放在<style>里面。也不是一定要写在<style>里面,放在<body>里也是允许的。但是我们希望浏览器加载网页时最先把CSS样式加载好。不然的话浏览器如果先加载的是body内容后加载style内容,一开始页面会显示得很丑,然后等样式加载上去了会闪烁一下,很烦。 当然如果是在本地,或网速非常快,那<style>在哪都无所谓。

2) 内联样式表/元素样式表

把style直接写到想渲染的元素里,这个时候就不需要什么选择器了,毕竟已经直接定位了。我在写博客时就经常用这个技巧把某些字句渲染为红色。

<span style="color:red;">插曲小tip</span>

3) 外部样式表

将样式书写到独立的CSS文件中,这是开发一个网站最常用的方式。
我的网站文件目录:

在<head>中加入:

<link rel="stylesheet" href="/css/index.css">

注意link是个空元素,以后还会介绍它的其他用法。
<link>也不是必须写在head里面,但还是推荐写在head里面,理由和内部样式表一样。
<body>中正常写:

<div class="big-blueviolet-center">
    外部样式表测试
</div>

效果:

实际开发中还是推荐使用外部样式表,原因:

  • 外部样式表可以解决多页面样式重复的问题,提高效率。
  • 有利于浏览器缓存,提高页面响应速度。
  • 代码分离,html代码和css代码分开,更容易阅读和维护。维护代码时肯定是越简洁越好,所以代码分离的作用是很大的。